


眾所周知,我國的人口基數較為龐大,所以對于糧食的需求也比較大,在品類眾多的糧食中,大豆是普通人使用較多的一種糧食。據數據顯示,在近些年里,我國大豆的年消費量均突破了1億噸,這一數值也占據全球大豆總消費量的30%,在這些消費的大豆里,很大一部分都是轉基因大豆。根據權威媒體的報道,我國每年都要從別的國家進口近9000萬噸的轉基因大豆。基數這么龐大的轉基因大豆的去向究竟到了哪,這是很多人心中的一大疑問,其實這些轉基因大豆,大多都進入到了我們的肚子里。
中國作為農業大國,為何要進口大豆?
眾所周知,中國是農業大國,但是結合2018年的數據來看的話,我國大豆的種植面積雖然創下近年來的新高,達到了900萬公頃,但是總產量卻不足1600萬噸,劃算成每畝地的產量,也只有120公斤,和世界的頂尖水準還有些差距。再加上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,讓我國成為世界上較大的大豆消費國和進口國。
另外上文也提到了,在進口的超過1億噸大豆中,絕大多數都是轉基因大豆,而我國對于轉基因大豆還是比較敏感的。而根據一些業內專家的分析,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兩點看法。首先我國對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還沒有確定的概念,其次轉基因的農作物還會涉及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,所以我國有關部門對于轉基因這一概念還是比較謹慎的。那么,這進口的9000萬噸轉基因大豆,究竟去了哪?
植物油消費第一大油——大豆油
究其原因,我國每年消耗的大量大豆其實還是被我們吃掉了,只不過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煮豆子、磨豆漿和豆腐,而是變成了大豆油,讓我們間接食用。
據數據顯示,我國每年要消費的植物油已經突破3000萬噸,在這些植物油中,有近1700萬噸是來自大豆油,大豆油的壓榨更以進口的轉基因大豆為主要的原材料。從我國目前植物油的價格來看,大豆油的價格僅次于棕櫚油,是價格比較便宜的,這也讓大豆油成為我國大豆消費的主要目的。再加上我國現在的第三產業比較發達,餐飲店層出不窮,再加上轉基因大豆油的物美價廉,刺激著我國對于大豆的需求,這才演變成大豆油在植物油市場中的占比,超過50%。
豆粕飼料也消費掉一定的大豆
我國除了是農業大國之外,還是世界上較大的肉類消費和生產國。在此現象的背后,我國高達6000萬噸億以上的豆粕消費量成為巨大的推動力。據權威媒體報道,我國養殖業每年消費的蛋白粕中,豆粕的占比高達近9成。我國之所以能夠擁有豐富且廉價的肉類、蛋類等供應,大豆豆粕功不可沒。這也就是說,我國進口的9000萬噸轉基因大豆,大多都變成豆粕用來飼養,間接的進入到我們的肚子里。
綜上所述,我國的大豆消費總量還是會繼續增加的。畢竟如果想要繼續保持現有的高品質生活,就要有充足的肉類、蛋類的供應,這也在提升著對大豆的需求。